第30章 正确的交易姿势(1 / 1)

回家洗漱。吃饭。开店。

半上午的时候,两个中年男人走进店铺。刘军认识其中一个,就是想捡漏的那个谢文林,自称是一中的历史老师。另一个人年龄要大些。

“谢老师,您来了。”刘军礼貌地起身招呼。

上次没交易成功,谢老师压价太狠,刘军也不埋怨,有需求才有交易,至于赚赔,则各凭眼力和心机,人家想捡漏也没错。自己好歹也从对方身上赚了十几点恶意值。

啧啧,才十几点恶意值,自己真的太善良了。

第二次莅临这个小小的杂货铺,谢文林迈着八字步,双手背在后面,已经半秃的头微微上扬,两根贴在前额上做装饰的头发耷拉下来让他有点不舒服,他甩了一下头,让两根幸存的长发准确归位。他感觉自己这个动作很帅气,再次甩了一下,两根头发很不给面子地耷拉下来。

是再甩一次头,还是用手潇洒地捋捋?谢文林纠结了两秒钟,吹了一口气,眼前的两根长发飘啊飘的。

谢文林再度打量了一下店内的摆设才缓步走进店铺。他上次过来,虽然砍价砍得厉害,其实自己也是把不准的,心想有枣没枣打一竿子,万一打眼了,几百块也就是交个学费,损失不大,真要上四位数甚至五位数买回去,加果是赝品那就怪心疼的,可万一捡漏了呢?一个历史老师的工资也不高,一个漏能顶几个月的工资了。

谢文林回家后仔细想想,可能还真的像那位小伙子说的,这是明朝的民窑精品瓷器。于是,他找上了雁洲市文化馆的老蔡。蔡老师在雁洲市古玩圈子里也很有名气,家学渊源,在文化馆正是负责这方面的工作,谢老师平常与蔡老师有点交往,就把他请过来要掌个眼,这次谢文林没再想用蒙人的方式捡漏。

轻车熟路的谢文林直接将蔡老师领到摆放古玩的柜子前,发现上次柜子里还只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空间,这次已经占了一半,大多是民窑的瓷器,以青花瓷小碗居多。这家伙又从哪个爷爷的邻居那里弄来这么些好东西?

谢文林低下头,额头几乎贴到了玻璃上,两根长发再度跌了下来,眼神就像钩子,透过两根长发形成的柱子穿透过去,似乎要把一柜子的好东西都钩到眼睛里面去。

墙上还挂了七八幅字画,看题跋也是才子们附庸风雅之作,名气不大,水平尚可。至于是不是明朝的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这些都是无名之辈,恐怕没有哪本历史书上会留下他们的姓名。

谢文林能有很大的把握这是明朝的字画,要伪造也只伪造名人作品,不会伪造这种无名之辈的。

杂铺里挂几幅字画,这场景想想也是很美。

谢文林上次捡漏未果离开后,刘军把杂货铺收拾了一下,在里面的一个角落开辟了一个古董交易区,弄了一个长条桌子,几把折叠椅。

三人落座,刘军打开柜子,戴上手套,将几样东西摆在桌子上,戴手套以及不直接过手的规矩,都是从网上查到的,刘军是现学现用。他这辈子之前见过的最古老的东西,可能就是老爸传下来的一个搪瓷杯了,这个搪瓷杯据说还是他爷爷传下来的,小时候他经常偷偷地喝老爸泡的凉茶。

蔡老师也不说话,拿出放大镜等工具仔细地查看起来。谢文林见蔡老师这么认真检查,说明至少不是一眼假的东西,他心痒难耐,又不好追问。

几样东西一一看了,蔡老师放下工具抬起头看谢文林说:“东西是大开门的,明朝中晚期的民窑瓷器,在民密中也算是精品。你和刘老板谈谈吧。”